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完成于2023.5.31,毛概作业。
选择《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》(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)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(一九二九年十二月)的关于个人主义作为分析材料。其中提到了六点,将一二四点作为第一部分-个人分析,三五六点作为第二部分-制度分析,最后用原文解决方法作为总结。
个人分析-人的放大
1.报复主义。
“在党内受了士兵同志的批评,到党外找机会报复他,打骂就是报复的一种手段。在党内也寻报复;你在这次会议上说了我,我就在下次会议上找岔子报复你。这种报复主义,完全从个人观点出发,不知有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。它的目标不在敌对阶级,而在自己队伍里的别的个人。这是一种削弱组织、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。 ”
2.小团体主义。
  • “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,不注意整体的利益,表面上不是为个人,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,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。红军中历来小团体风气很盛,经过批评现在是好些了,但其残余依然存在。还须努力克服。 ”
4.享乐主义。
“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,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。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。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,而是为了去享乐。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。 ”
这里的个人主义视为利己主义。报复主义为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后的体现,小团体主义为小部分人共同利益的体现,享乐主义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体现。其实质都是将个人利益置于革命理想之上的体现,远大的革命理想无法吸引人妥协自己的个人利益。理想实现的道路漫长,在人短暂的一生中,似乎失去理想的光辉,而现实中多某点福利,反而是共同幸福中的个人幸福的实现。只不过这种实现是一种主观的实现,是自我欺骗,以破坏规则得到,间接损害到了其他人的利益,且代价比收益更大。但收益在于自身,切身且明显,代价在众人,遥远且稀薄。所以人们常常默认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出现,认为其是合理的,毕竟破坏规则的能力是努力攀爬/资本堆积的,维系规则的人从规则中获利是默认的,为他人服务的人势必要剥夺其部分的自主性(间接获利),否则就要直接获利,不然,为什么要服务?这种思维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维。而如果没有自我欺骗,就会是冷漠,对他人感受的无法共情,对自身感受的至高崇拜,毕竟看到他人痛苦之时,即使是共情也需要先理解自身之痛苦,而当自身痛苦没有降临之时,无需消耗自己的精力。但这让人失去了一种与遥远事物的联系,没有选择把自己放在宇宙之中,而是放到了身边的小团体中,他可以获得小团体的亲密联系,却无法在精神上与人类联系。或许他本来就不把人类放在眼里。而痛苦就不会降临到自身吗?“当他们来抓天主教时,我保持沉默,因为我是新教徒;当他们来抓我时,已无人替我说话了。”这里就是一种愚蠢或者赌博或者命运。
 
体制分析-人的缩小
3.雇佣思想。
“不认识党和红军都是执行革命任务的工具,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。不认识自己是革命的主体,以为自已仅仅对长官个人负责任,不是对革命负责任。这种消极的雇佣革命的思想,也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现。这种雇佣革命的思想,是无条件努力的积极活动分子所以不很多的原因。 雇佣思想不肃清,积极活动分子便无由增加,革命的重担便始终放在少数人的肩上,于斗争极为不利。 ”
5.消极怠工。
“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,不做工作。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教育,但也有是领导者处理问题、分配工作或执行纪律不适当。  6.离队思想。
“在红军工作的人要求脱离队伍调地方工作的与日俱增。其原因,也不完全是个人的,尚有一,红军物质生活过差;二,长期斗争,感觉疲劳;三,领导者处理问题、分配工作或执行纪律不适当等项原因。 ”
党作为实现革命理想的一种体制,为方便管理势必会产生等级。而个人只承担实现革命理想过程中的某些具体任务,是体制中的一个齿轮。但其实所有体制都谋求革新自身,带着理想性的党尤其如此。如果只是认为“做好分内的工作”,在所有体制中都只是达到了基本预期。而“无条件的积极活动分子”则是革新的力量。消极怠工是一种任性,在主观上缩小了自己的作用,“有我没我都一样”,试图合理化自己的任性。体制的主体是人,人的误判是不可避免的,误判多的时候体制运行的效率就会降低。
总结
“主要是加强教育,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。 再则处理问题、分配工作、执行纪律要得当。并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,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,以改善物质条件。个人主义的社会来源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在党内的反映,当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一点。”
在尽量优化的物质条件下使其感受到人类,领导者尤其要谨慎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私有者,似乎可以独立但仍然依附于经济系统,就像个人似乎可以独立但仍然依附于人类。
人类历史的分子遗传学视角——从民族到人种《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》读后感
Loading...